自我介紹的技術
用自我介紹打動人心,初次見面就有好感
無法讓觀眾產生迴響的人,介紹的是【自己】
可以打動觀眾的人,介紹的是【未來】
藉由自己參與的事物,聽眾可以獲得的未來
人類採取行動的理由有兩個:一個是為了避免痛苦,也就是為了解決煩惱
另一個是尋求快樂,也就是為了滿足慾望
現狀是,這個人有無法解決的問題,而他心裡雖然希望跨越到問題解決後的未來,卻不曉得解決方法
這個時後,出現了一位宛如英雄般,能連結現狀和未來的存在
這個存在就是你!
愛自己、喜歡自己
自我介紹最大的聽眾是自己,最好常常思考怎麼推銷「自己」這件商品
自我介紹會決定你的行為,進而影響整體形象
人不會介紹討厭的事物
若處於「不喜歡自己」的狀態介紹,別人也不會喜歡你
做你自己就好,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好事,有屬於自己的專屬才能
自我介紹的目的是什麼
「自我介紹的目的是什麼?要傳達什麼?」從這開始想
你必須先決定「希望被誰選上?」
如此一來自我介紹的內容就會改變,該說的話改變以後,吸引來的人也會不同
尋找才能,變成理想中的自我
- 喜歡的事
- 享受的活動
- 經常從事的事
- 感到雀躍的事
- 閒下來就會做的事
- 花很多時間、金錢、力氣做的事
- 不自覺會做的事
- 一有空檔會做的事
- 經常被稱讚做得很好的事
- 說幾個小時都不膩的事
發現自己的才能
選出一位你可以產生幫助的人
-
你選出的這個人有什麼煩惱或欲望?
最重要的是直接向這個人詢問,如果問不到,用想像的也可以,請寫下想到的事項。 -
看著寫下來的事項,選出哪一個問題或欲望解決後,這個人會感到最開心。
-
與你建立關係後,這個人會變得如何?
解決第二題中選出的問題或欲望後,這個人會變得如何?請寫下你能想到的所有變化。
三個問題中重複出現的答案,就是你的才能!
簡短才是正解
天花亂墜地說了一堆,只會令對方感到困擾,重點過多則會令人抓不到重點、摸不著頭緒
為了不造成對方困惑,找出「一定要表達的事」,只要能傳遞一個訊息,就算充分達到目的
由於根本地渴望是希望他人「注視自己」
所以無論是再差的自我介紹,只要有聽眾在場,在滿足這個欲望前,當事人是停不下來的
即使過了限制時間,更糟的是就算遭到主持人制止,還是繼續講
說完後還會抱怨「時間不太夠,如果有時間就可以說到想說的話……」
你一定也聽過那種沒在管時間,只能顧著講自己想講的話的人自我介紹吧?
你還記得這種人的自我介紹嗎?內容記不起來,只留下話很長的人的印象吧?
你絕對不會希望別人對你留下這種糟糕的印象
三種自我介紹長度
5 秒:提示未來
-
受益型自我介紹:「我是將(現狀)改造成(未來)的(姓名)」
-
展望型自我介紹:「我是打造(未來)的(姓名)」
「向聽眾發布的約定」,就此意義而言,自我介紹也可以定義為「與聽眾的約定」。
最接近且最常聽到自我介紹的人是自己,所以自我介紹是與聽眾的約定
同時,也是與實現聽眾未來的自己之間的約定
18 秒:
用三句話統整十八秒自我介紹
- 先前提到「一句話自我介紹」的內容,也就是自己能提供的「未來」
- 說出能實現這個未來的「證明」。提供未來的證明指的是實績,也就是「過去」
- 希望聽眾現在立即採取的行動。由於是當下、立刻,所以講的是「現在」
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談話間承載了所有的時間軸,就是十八秒自我介紹的特色。
60 秒:
一點集中的力量
完全不須要傳遞五花八門的所有訊息,決定好「僅有一件,只要傳遞出去就了無遺憾」的事,並表達出來
很多人都會將想說的話塞滿所有時間空檔,而太多冗詞贅句
因此,運用一點集中力量,只傳遞一件事的自我介紹才會鶴立雞群,顯得醒目
當然也會有完全沒反應的聽眾,但是,一定會有人覺得有趣,或雖然對內容沒有共鳴,卻被一點集中這種精神和態度吸引
不要打安全牌討好所有人
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與眾不同,一但被說:「你很普通」的時候
會認為「是在瞧不起自己嗎?」而對他人產生厭惡感
當然,不會有人直接脫口而出「你很普通」這句話,雖然不會明講,但是很多人卻會在心裡默默地這麼認為
不過,被人認為「你很普通」,是因為自己做了符合「普通」形象的自我介紹
聽過這麼多人的自我介紹確實很多人的自我介紹都儘量打安全牌,令人覺得「普通」
蘋果的 Iphone 手機有人很愛,但也有很多人抱持相反意見,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個產品為蘋果公司提供了很大的營收
手機尚且如此,你可比手機更複雜多了,當然也更有特色
放心表現出你的個人特質,因為那就是你
前提是你的個人特質是不會對他人造成負面影響的,假如你上完廁所不洗手或是幾天不洗澡這種個人特色
還是能藏得多深就藏多深吧!最好是徹底改掉這種特質
這邊提供一個口訣給害怕表現自我,總想打安全牌和別人一樣的人
我又不是 USD!怎麼可能人人愛!
姿態決定氣氛
有些人在自我介紹的時候,臉上會浮現出不安的表情、駝背、視線朝下,音量也很小,從姿勢就可以判斷出「我感到緊張不安」
另一方面,也有面帶笑容、姿勢挺拔、眼睛看著聽眾、聲音清楚、令人感覺充滿自信的人
氣氛是你製造出來的
秘訣在下巴抬高兩度,視線變遠變廣後,只是站著,就能掌控現場的氣氛
發聲位置
從喉嚨發聲,訊息會傳達到聽眾的喉嚨
從胸口發聲,訊息會傳達到聽眾的胸口
從腹部發聲,訊息會傳達到聽眾的腹部
發聲的意識愈下方,達意的程度愈深,而下方部位的發聲位置也會包含上方的
剛開始漫不經心地聽,但聽著聽著突然意識到「這個人的話非聽不可」,馬上坐得直挺挺,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?
還有,當感覺到「這部分很重要」的時候,也會一樣立刻坐正,這種經驗也有吧?
坐挺等於脊骨挺直,脊骨支撐著整個軀幹,軀幹中則包括胸部和腹部
也就是說要意識到讓脊骨有迴響,也會影響胸腹和腹部,使聽眾開始行動
從脊骨發聲
語氣
說話這件事,等於佔用聽眾的時間。必須充滿自信,讓對方安心
說話方式的訣竅在於「句末要使用強烈果斷的口吻」
絕對要使用果斷的語氣結束一句話,無論說什麼都要講清楚
切忌使用「我認為」、「或許」這些字眼
因為說話若不果斷,會使對方無意識産生疑問,懷疑是否有什麼問題
理解反彈者的訴求
為什麼對方會刻意表示反彈?理由有兩個:
1. 遇上了威脅「現在的自我」的存在
人具備無意識保護自己的機制,當你的話動搖了他人的價值觀時,為了維護原本的價值觀,就會產生反彈
因此,不能企圖用理論來說服反彈,對方正是因為不想改變才會出現反彈,越想說服反彈則會愈大
剛才也說到,你正同時被周遭注視著,所以當拚命想說服對方時
會被周遭視為「一旦出現不認同或反對自己意見的人,就會強迫說服他人的人」
2. 「希望獲得認同」的自尊需求(esteem needs)
人是希望獲得所有人認同的生物
透過反彈,表示「這麼努力學習的我很了不起吧?」以此來展現自己的能力滿足自尊需求
對於反彈的聲音,請先聆聽對方說話
聽對方說話時,意識不要只停留在對方的臉上,而是要想像自己用想法包圍對方
如果只注意對方的臉,就會在自己和對方之間築起一道意識的牆
而形成一道牆後,為了突破這道牆,會讓對方的情緒更加昂揚
在想像用想法包圍著對方的狀態下聆聽對方說話,可以産生與對方的一體感
這種一體感讓我們不須使用語言,就能將「你現在很好」的訊息傳遞給對方,也就是說,可以讓對方感到安心
反彈是必然的,害怕反彈而無法以果斷的口吻說話,等於對挪出時間聽自己說話的聽眾做了一件失禮的事
就是不擅長自我介紹,怎麼辦
- 提高將思考轉換為文字的能力
- 老老實實地付諸實行
- 報告、聯絡、相談
以「無法擺脫不擅長的感覺,但是也不會浪費聽眾的時間,盡所能地講」的心情,不意氣用事、明確地進行自我介紹
對方聽了自己的自我介紹後會怎麼想,那是對方的決定,而我們無法控制對方的決定,所以就不要去煩惱
認同無能的自己
即使發表時竭盡所能,也會有結巴、不流暢的時候
這倒也無妨,結巴、不流暢也是你的魅力之一
只要將雖然話說得不好,但很用心、拚命想傳達訊息的心情傳達給他人即可